http://web.
3Z玩吧:由本站与著名游戏厂商‘九维网’共同运营。和其他几十万3Z书友一起,边、边娱乐吧!^_^
柳清扬跟霍夫曼和阿列克谢耶夫。伊万诺维奇一起制定的反攻计划是要德国在西线取得一定优势或者巴尔干地区被彻底解决之后再从容发起对苏维埃的全面反击,现阶段最大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保障几条物资运输线路的畅通无阻。对于苏维埃来说有邓尼金和高尔察克在他们腹部和背后各插一刀,在目前的状况下是难以对占领区发起大规模攻击的。
柳清扬知道这一切未必就能改变德国最后的战败结局,因为德国国内的反战苗头已经开始显露,各种政党也同雨后春笋一般从各个角落里冒出头来。美国的参战也跟原有的历史上一样难以更改。柳清扬并不希望德国真的战胜协约国,而且仗打到现在各国都很疲惫,财政收入基本上全都逐渐枯竭。生力军美国的加入注定会是压倒德国这个庞大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果不其然,进入1917年之后由于鲁登道夫对无限制潜艇战的支持直接导致两艘美国邮轮的沉没,这成了美国参战的主要借口。美国国会通过了对德国宣战的提案之后,大批的物资和部队开始运抵欧洲。虽然美军队的战斗力较为一般,但人口总数超过一亿的工业强国加入敌对一方,显然处在僵持状态的西线战场上的平衡将会被打破。德国国内的社会民主党发起的反战活动极为频繁,军队内部同样有着不同意见。
在国内暗流涌动战场上一筹莫展的形势下,德皇作为战争的发起者和支持者其坚持战争动机开始受到德国国内大部分人的广泛质疑。取消皇权让在前线流血的年轻人回家的呼声此起彼伏不绝入耳。
霍亨索伦家族在普鲁士地区的统治权很少受到怀疑,但是从第二帝国建立伊始在整个德国一直都有人在质疑他们家族统治德国的合法性。在巴伐利亚和黑森地区这样的反战呼声就更是涨上了天。
在这样的情况下前线的士兵无心恋战,后方的反战政党把国内的局势搅得一团糟,柳清扬知道这样的事情演变下去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德皇退位并承认战败是保存完整德国的唯一希望。说老实话威廉二世不是一个坏皇帝,但这场战争打成今天这样他对此负有最大的责任。
时间来到了1918年二月,随着美国参战后西线战场上的战况逐步恶化,虽然德军也曾在局部战役中获得过一些战果,但在局势整体向坏发展的大环境下这些战果的作用微乎其微,鲁登道夫整天呆坐在指挥部里无所事事。就连他的下级看着他都觉得有些可怜。
在去年年底柳清扬见到兴登堡时曾建议他去跟德皇谈一下争取能劝德皇及早退位也好给战争提前结束找一个好的借口。被犹豫的兴登堡犹豫地拒绝了,他又劝兴登堡下令结束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无限战状态这一次兴登堡尽管仍然犹豫,但他也知道如果德国想要体面地结束战争这件事情显然是越早办越好,因此他同意了并且愿意通过第三国比如瑞士跟协约国进行试探性联系。
这时的形势已经不如那时,但至少还没有大坏。再次见到兴登堡之后,柳清扬告诉他德国国内的物资储备已经无法支持德军再打一年了,如果德皇可以在一个月之内退位的话。在上半年结束战争还有可能,一旦继续拖延下去到时候只能无条件投降,到那时恐怕连德国本土都保不住了。
愁眉不展的兴登堡终于来到皇宫参见了比他还要愁眉不展的威廉二世陛下,德皇知道他来干什么,德皇也知道他的德国现在就是坐在他屁股底下的一个火山口,任何时候的喷发都会令他死无葬身之地。俄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人的下场就像一把悬在他头顶的利剑时刻警策着他,他很想能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可惜的是他现在完全成了孤家寡人,身边就连一个可以商量事情的人都没有。
看到兴登堡身穿元帅军服走进来向他行礼,威廉二世的心里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简单客套了几句见面语之后威廉二世率先说到了退位的事,这让兴登堡的心里感觉上舒服了许多,毕竟不是他要来逼迫皇帝退位的,正相反他是来帮助皇帝想办法的。
人性是复杂的,人的性格有时候是有多重性的,这一点在威廉二世这个男人身上体现的极为充分。他是勇武果敢的铁血皇帝,他是的,尽管后人因为他的失败对他的评价不高。但是敢以一己之力同时对抗天下诸强国之合力进攻达四年多之久,不管怎样说敢于做出这样选择的人都是一个英雄。
他也是一个极为脆弱的男人,因为幼年受过到今天为止无人知晓是什么病的一种疾病的折磨,他的一只手臂落下了残疾。跟天底下所有的残疾人相似,他对这件事情极为敏感。不愿意任何人当面询问甚至哪怕是背后议论这件事。
他不善辞令,在外交上犯过许多严重的错误。他在战前一直希望能让俄国和英国放弃对塞尔维亚的支持从而和平解决萨拉热窝事件,但是没人相信他这样做的诚意。
他死时要求希特勒德国不要在他的葬礼上使用纳粹标志,可惜的是没有人再听从这位皇帝的话了,哪怕是他的最后一句话。
此时站在兴登堡面前的威廉二世希望如果他愿意退位的话可否身在国外但保留皇帝的称号,在得到否定回答后他又问能否保留普鲁士皇帝的称号,兴登堡没有说话只是坚定地摇了摇头。威廉二世轻轻地叹了口气,然后说了句“想不到他们竟然不能容我到这种程度。”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两个男人谁也没有说话,终于到了最后威廉二世问兴登堡军队大部分人都是这个态度吗,兴登堡说是的。又问他离开时他跟家人的安全以及名下的资产怎么办时兴登堡知道皇帝陛下已经死心了,既然如此倒是应该在其它问题上大方一些。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兴登堡一再发誓军队会保证皇帝一家人的人身安全和能够带走的所有财物的安全,言下之意所有带不走的就只能放弃了。接下来又对一些细节交流了几句。
兴登堡对皇帝的涵养颇为钦佩,自始至终除了一声轻叹,威廉二世没有流露出任何情绪上的不满和一丝一毫的愤怒。两人之间就像是一对好友在谈论一件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事情。
再次确定了宣布退位的时间以及离开德国到荷兰去的日期,兴登堡起身告辞了。
对于德皇能够做到如此镇定平静地放弃皇位柳清扬极为佩服,至少中国历史上的那些皇帝们就没有这样的襟怀和气量。有人说因为他在社会主义潮流还没成气候时大度地容忍了这种危害极大的思潮的存在才被赶下了皇位,也有人说是他高估了德军的战斗力而把德意志第二帝国匆匆葬送。
反正不管后人怎么评价和诋毁,或是怎样的为他鸣不平都改变不了威廉二世以及霍亨索伦王朝被赶出历史舞台的结局。他留在德国人心目中的最后印象只有他本人在离开柏林时于料峭的春寒中的冷风里萧瑟孤独的背影。
1918年2月15日德皇威廉二世颁布退位诏书,并于同一天带领全家人在柳清扬和猛虎大队的亲自护送下离开柏林的皇宫去荷兰表妹(荷兰女皇)家避难。从那一天起直到他于1941年去世,威廉二世本人再也没有踏入德国半步。
搬掉了跟英法美谈判最大的障碍之后,兴登堡开始紧锣密鼓地派人与协约国一方全面接触,战场上也是根据私下谈判的进程开始打打停停时大时小。最终德国跟奥匈帝国分别答应实现停火,实在也是打不动了的双方在谈判条件上各不相让。这期间双方几次停止谈判重新开打。但很快就又回到桌子两边。
可惜天不随人愿,就在谈判进入到关键时刻的时候,德国国内的赤党和社会党开始引发社会动荡,在军队中的这两个党派的人开始进行串联,很快在各个港口和军队驻地开始出现不稳定情况,最后终于在北部波罗的海的军港基尔发生海军起义事件,并很快传播到德国各地。
不仅仅是在德国跟俄国发生了赤色革命,其他国家的国内同样也有类似的问题。其中俄国带了一个很坏的头。基尔水兵的起义使已经左右为难的德国终于再也沉不住气了,急忙宣布投降的德国代表们匆忙离去之后还可以隐约听得见留在谈判室内协约国代表们欢呼的声音。
尽管不同于历史上的无条件投降但是已经被国内的赤色起义弄得焦头乱额的德国已经没有了底气。终于撑到了最后的协约国终于有了可以发泄心中郁闷的机会,能让德国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倒在自己脚下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不趁这个机会狠狠跺上几脚解解恨实在是不够爽。
德国基本上放弃了抗争的机会和能力,没人再关心国家的死活。在德皇退位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兴登堡主动辞去了德军总参谋长的职位,回到了柏林郊外的庄园里闭门不出。鲁登道夫因为害怕自己被当作战犯受到迫害而躲到了瑞典不肯回国。群龙无首的时候马蒂亚斯.埃茨贝格在无奈之下站了出来出任德意志共和国的第一任国防部长并负责跟战胜了的协约国进行谈判。
胜利后的协约国各国于巴黎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会议的重大决定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持。虽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主张宽大对待德国,但法国却因为复仇心作祟,主张严惩德国。因此,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
德国同意从所有侵入的领土撤出,包括于1871年从法国夺取的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省。它还保证遣返所有协约国的军人和平民俘虏而不要求立即交换,并交出大量战争物资,内中包括五千门大炮和二万五千挺机枪。可是,对德国工业根本未加触动。
《凡尔赛和约》处置德国的条款十分苛刻,内容主要涉及疆界、赔偿、殖民地和限制军备4个方面。按照和约,对疆界重新划分,德国要丧失掉原有领土的1/8和人口的1/10。德国须交出全部殖民地,并按委任统治原则交给战胜国。和约还作出解散德军总参谋部,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不准拥有潜艇等限制军备的规定。关于德国的赔偿,和会未能在赔偿总数及各国所得比例的问题上做出决定,只是规定成立特别赔偿委员会,于1921年5月1日前确立赔偿总额(后来确定德国总共应赔款1320亿金马克),在此之前应先交付200亿金马克等。
可是这样的条约只是几个大国之间平衡的结果,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只有最后在条约上签字的权利而没有发言权。得意忘形的借机报复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德国人不会忘记这些被强加在头上的侮辱和压榨。
一个旧的世界消失了,一个新的世界却因难产而没能马上诞生。好不容易生下来之后却发现是一个变种,这个变种的名字就叫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