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 > 穿越小说 > 君临战国 > 第十四卷 变法图强 第318章 君臣同心
    辰凌看过《治燕十论》满脸微笑,兴奋异然,自己提到的几点都被概括到里面,被苏秦吃透,看来这种想法已经被丞相和府内的庶子墨客们所接受,否则写不到位,至于如何开展,他们估计都在发懵!
    “这十论,句句千均,点到为止,颇有余韵,只是如何开展,丞相可有把握?”
    辰凌问向苏丞相。
    苏秦有点汗颜道:“实不相瞒,其中几点,在历代变法中都未提及,臣也难以借鉴,由于燕国与其它诸侯有所不同,如何细化律法,进一步实施,这些存在困难,丞相府上一共有三名政务司马,六名书律典客,十六名中庶子,三十七名少庶子,凑集在一起,忙于拟定文书,对于变法的细节,无人能真正想到位,需要法家有乾坤大才的士子,主导变法,才能为储君分忧!”
    战国时期,丞相府其实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丞相等同于总理,而政务司马、书律典客、中庶子等,都是国务院大小官员,包括很多地方机构的最高上属单位,少庶子多是年轻的文墨吏员,实际上是做日常大量的整理、修缮和刻简事务。中庶子是成年的文职吏员,通常是开府重臣的属官,可掌开府大臣指定的任何具体事务,书律典客制定各种律法,军务司马,就是丞相的副手,左膀右臂等。
    辰凌也明白,苏秦精通谋略娘,最擅长纵横捭阖,靠着言论,就能让战国风云雷动,君王不安,这就是纵横家的风采,但是变法之人,是刚毅秉正,沉厚果断之人,懂得法家的术、势、法、理等要诀,与纵横家并非一路。
    如果把变法、财政机构、外交都交给苏秦一个人身上,等于限制住了苏秦,无法发挥他的擅长,却使用他略短之处,不是合适的安排。
    “乐毅,究竟在哪里?有史书似乎记载,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后来赵国攻打中山国,为躲避战火,乐毅回到魏国做个小官,等燕昭王发出求贤令后,他奉命出使燕国时,被燕昭王打动,留在了燕国做亚卿,掌握军政大权,变法图强……”
    辰凌隐隐记得这些,按照史书推断,乐毅如今可能在魏国,也或者在中山国,毕竟史书记载与真正的历史相差很大,有时候,一个人却有好几个年代背景,前后差了百余年,都是有可能的,因此不能完全相信历史,否则一味遵从历史发展,他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年关之后,丞相认为当如何兴国?”
    苏秦凝思道:“回储君,当务之急还是发布求贤令,向列国求才,共治燕国,这样囊括四海人杰,为我燕国所用,从朝政、文化等各方面改变弱燕的形象,另外燕国春耕,每年阳春三月之后,三月末四月初的季节,如此一来,有三个月的时间,拟定法令,先派往各地官员组织地方机构,然后按照新法分土地,安置难民到各村落,不能耽误农耕,至于其它法令,可相继抬出,只要百姓有地耕种,就安心了,解决饥饿问题,对于律法才有心思去认识、学习,按法遵守!”
    辰凌点头,丞相说的不错,先稳住农民群众,他们才是最基层的力量,只要民众得以安置妥当,其它顽固势力,即使阻碍变法,到时候抹杀掉,也不会如变天,因为百姓在拥护,他们才是根基。
    苏秦又道:“强兵之本,在激赏于民,劳而无功,战而无赏,必生异心。咱们燕国恪守王治三百年,未攻克一国,固守自封,赏罚不明,各地有民谣在唱‘有功无赏,有年无成,有荒无救,有田难耕’,燕国民生怨心,何以强兵?所以才有齐国入侵,一个月就被横扫全境,因为燕国百姓开始并不支持王室,才有妥协,后来齐国撕破嘴脸,烧杀抢夺,激发民愤,才有激励反击,是以要奖励耕战,激赏强兵!”
    与中原地带五国相比,燕国世族层的数量和势力都很小,财力和私家武装的规模更小;如果维持旧制,燕国世族和旧贵对公室国府几乎没有什么威胁。
    但是,燕国世族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一脉相延数百年,极少有中途泯灭的家族,因为燕国历代君王都没变过法,也没动过老贵族;二是这些贵族,掌控着燕国大部分商贩、封地等命脉,燕国原本就穷困,很多贵族年底都会上缴大税,有恩于王庭,没有旧贵族们补给,燕国的国库运转将一贫如洗。
    而齐楚赵魏韩五国的世族,却在春秋以来的三百多年中历经毁灭与再生,延续百年以上的真正旧世族几乎悉数淹没,代之而起的是新政变法中诞生的新世族,此所谓“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权力层大动荡。
    好在一场内乱,让燕国的旧贵族受到重创,因为子之逼迫燕王禅让退位后,与太子平数次大战,为补充军饷,抢夺不少贵族的财产,后来齐国大军攻入燕地,烧杀抢掠一番,大城内的贵族又遭到洗劫,旧贵族湮灭了半数,阻力少了许多。
    “寡人明白了,丞相这些日子辛苦,今日是除夕,早点回府庆祝节日吧,燕国虽穷,但是过年还是要吃顿肉饺子的,让丞相府的庶子们放假三日,但是严谨把守变法的消息,在没有变法之前,这些人就都留在丞相府邸吧。”
    辰凌轻叹道。
    苏秦心中一凛,已经明白储君的意思了,变法之前,不希望泄露风声,引起燕国的动荡,毕竟储君很快就要登基,太子平率领残军仍在长白山一带,内患未解决,不希望登基前有变数出现。
    “臣明白。”
    苏秦拱手道。
    辰凌微微点头,感慨道:“燕国的未来,就掌控在你我君臣手中,我的目标,不只是强大燕国,称霸诸侯而已,前面的路很长,苏丞相,你要时刻辅佐寡人,互不猜忌,为我承担社稷大任!”
    苏秦情绪激动,回道:“储君信苏秦,苏秦定当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好,咱们君臣同心,共谋天下!”
    辰凌看着苏秦,哈哈大笑,充满了深莫可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