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 > 穿越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参谋制度
    “拙言,听说你这段时间没少在俄国捞好东西,肥的流油,也该拿出点好东西,让其他人也喝口汤吧。”
    “邻葛,拿了多少东西,我都是过路财神,一切还要听大帅和参谋长的安排,您们怎么整编部队,如何分派武器,只需要一句话,我服从命令就是了!”
    “别,这种大事情还要听听所有人的意见,尤其是辅帅和你的意思,你现在就是奉军的军火库,财神爷,没有拙言鼎力相助,这次整编别想完成啊。”
    杨宇霆身为奉军的参谋长,其实很清楚,这一次的整编其实就是奉军内部利益的一次大调整,军队要建立起新的体系,一些不堪用的老人要靠边,新近崛起的力量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成长空间。
    另外在技术层面,奉军的武器制式要统一,后勤补给,新兵训练这些工作也要落实下去,三省采用统一的标准,提高奉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实现任何一个目的,其实都离不开张作相和张廷兰爷俩的全力配合,他们一到奉天,张作霖就把张作相找了过去,老哥俩要好好谈谈,而杨宇霆则是找到了张廷兰,这个举动就现实出了不同寻常的意味。
    “拙言,你也看了大帅的整编方案,有什么意见么?”
    “邻葛先生,其实按照这份方案,奉军一共整编出三个主力师,每省一个,奉天配属两个守备师,吉林和黑龙江一共安排三个卫戍旅,这就构成了奉军的主要兵力,再由民兵作为补充,已经很完备了。但是我认为唯一的问题就是缺少顶层设计!”
    张廷兰和张作相一路上都在商讨这个方案的问题,他们两个既要为自己争取足够的好处,又要为奉军的长远考虑,可以说费尽了心思,才拿出了一条更具体的措施。
    “这顶层设计何解啊?”
    “简单地说,现在奉军所有的兵力还是靠着大帅一个人指挥,下面是各支部队的负责人,至于邻葛,你虽然顶着参谋长的名头,但是更多的只是大帅的一个军事顾问而已。我认为这种体制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而且造成了奉系内部十分松散,严重影响了战斗力!”
    北洋军阀掌握了巨大的资源优势,但是最后还是不免覆灭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合适的制度。庞大的力量融合不到一处。一个派系的首领靠着威信情分等等手段,笼络住了几个主要的手下。然后一级一级的这样分下去。
    这样的权力模式完全是垂直的。缺少横向的连接,就好像用沙子建成的堡垒一样,根本不堪一击。
    杨宇霆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张廷兰一说顶层设计,杨宇霆似乎猜到了什么,眼前顿时一亮。急忙问道:“拙言,有什么高见,还请你指点一二啊!”
    “谈不上指点,就是一点浅见。我认为必须加强参谋部的权力,其实我们现在对参谋的定位有偏差,或者说有点落伍,我们的参谋就像古代的军师一样,是个出谋划策,辅助统帅的角色。但是西方军师制度经过了多少年的发展,参谋制度已经极大的丰富,以德国为例,德皇虽然是名义上的最高统帅,但是三军实际的指挥权力却落在了总参谋长身上,而德国行之有效的参谋制度,是他们的陆军称雄欧洲的最关键因素。”
    在古代的战争之中,由于战场情况比较清楚,部队也不算很复杂,指挥官就能完全决断,这一点在进入火枪时代的初期,也是如此,部队排成密集的战阵,互相放枪,这种情况下,最需要的是英明顽强的指挥官,参谋还是一种类似文秘的工作,任务也类似传声筒。
    但是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武器越来越先进多样,战争变成了整个国家体系的较量,从后勤动员,到前线指指挥决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参考大量的数据,了解详尽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之下,各级主官仅仅凭着个人的能力,已经不能很好的把握全局了,因此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参谋体系帮助他提供各种方案,辅助指挥,参谋本部的作用被持续放大。
    其实这也是军事指挥权由个人转向集体的一个标志,从清末开始训练新军,北洋也仿效了德国的军制,但是可以说徒有其表,而没得到精髓,参谋更是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
    张廷兰在这个时候提出参谋的问题,杨宇霆顿时脑中刮起了一阵风暴,他猜到了张廷兰的想法,同时也看到了这项举措的好处。不只是对奉军,对他个人也是如此。现在杨宇霆做什么事情,全靠着张作霖的支持,离开了张大帅,杨宇霆手中权力瞬间就成了零,那帮老家伙谁也不会搭理他。
    一旦参谋部得到了强化,杨宇霆手中的权柄就会快速膨胀,他这个参谋长几乎能够和张作相,孙烈臣这样的元老平起平坐。
    当然对于奉军来说,有了一套强大的参谋制度,就能更好的指挥军队,控制三省地盘,增强凝聚力,这恐怕也是张作霖求之不得的事情。
    其实杨宇霆也早有类似的想法,只是他的身份不够,说出去也没有分量,索性就藏在了心里头,现在张廷兰这么一说,杨宇霆顿时来了精神。
    “拙言,这是你个人的意思,还是辅帅的意思!”
    “我们都是这个看法,相比我爹也在和大帅谈这个事情,原来咱们只有一个省,有事情大家商量一下就行了,现在有三个省,需要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没有一套强大的参谋班子辅助,根本没法做出有效的决策,建立参谋制度势在必行!”
    “拙言,真是高见,不过想要真正把参谋制度建立起来,恐怕难度比起简单的调整编制要大太多了!”
    “不管大多少,这已经势在必行。就拿咱们的部队来说,其实天天都在打仗,按理说是真正经验丰富的老兵。而日本人从日俄战争之后,就没有打过来,但是我们的军队和日本军队正面交锋有把握么?我们的指挥水平会超过他们么?”
    张廷兰连续反问,直接戳中了要害,其实在历史上抗战爆发之前,中**队是天天都在打仗,是地地道道的身经百战,相反日本军队却长时间远离战场。是十足的新兵,双方碰撞的结果却是老兵惨败,新兵大胜。
    这就是中**队缺少总结提高,战术水平没有丝毫的提高,指挥能力也严重低下。这些问题很大的原因就是参谋制度的缺乏,指挥官无法科学的把握战场的变化。才兵败如山倒。
    “拙言所说甚是。只是要仿效列强,参谋部的权力就会极大的加强,甚至会和各师平起平坐,究竟谁能坐上这个参谋长的宝座,实在是有些费心思啊!”
    “有什么费事的,邻葛你现在就是参谋长。职务不变,权力增加一点,谁也不会说出什么来的!”
    杨宇霆满脸都是苦笑:“拙言,别拿我开心了。我跟着大帅才不过一两年的时间,比我资历更深的人,多如牛毛,我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都摇摇欲坠了,如果再增加权力,一下子就压趴下了!”
    杨宇霆说的也是心里话,一旦仿效列强,建立起参谋本部,那样一来参谋本部的权力就相当惊人了。
    指挥训练,后勤动员,制定作战方案,各级军官的考评,装备物资的分配等等方面,只要是和军队有关,就能插手。平心而论,参谋长的权力仅次于老张,比各师的师长权柄都大,这种紧要的职位绝对不是资历浅薄的人能当的。
    “拙言,既然你提出了这个建议,倒不如你来当这个参谋长吧。”
    “邻葛,你是想让雷劈了我啊!那么多叔叔大爷排在前头,我去指挥他们,不要脑袋了?”
    张廷兰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当然资历只是他的一个说辞,更主要的是一旦当上了参谋长,虽然权柄惊人,但是也会失去自成一系的机会,其中的得失张廷兰清楚得很。
    杨宇霆把手一摊,苦笑着说道:“拙言,既然既拒绝了,我可就再也想不到合适的人选了。
    “邻葛,其实参谋制度建立也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刚开始权力不会太大,需要一步步的发展,如果你一定要拒绝的话,不妨让朱庆澜当这个职务!”
    朱庆澜目前还是黑龙江的督军,但是手中权柄有限,只是挂着一个虚名而已。偏偏他挂着的虚名,还让吴俊升心里头不舒服,老吴平白无故的就比张作相低了半格,心中肯定有怨恨。
    如果能趁着这个机会,把朱庆澜推到参谋长的宝座,吴俊升顺势上位,老吴绝对会支持参谋制度的,而且张作相也会支持这个制度,有了这两位的支持,张作霖再同意了,基本上就成了定局了。
    杨宇霆眼前也是一亮,这个主意的确不错,对谁都要好处。朱庆澜要是当了参谋长,他就能摆脱眼前尴尬的局面,至于副参谋长肯定是非杨宇霆莫属,杨宇霆一样能够施展才华和能力,实际权力比现在还要大很多。
    “拙言,真有诸葛之才啊!
    他们正在商讨之时,张作霖就派人请他们过去,他们也不敢怠慢,急忙到了老虎厅,只见张作霖,张作相,孙烈臣,吴俊升四人已经坐好。
    老张一看他们到了,就笑着说道:“辅忱和我说了,准备成立一个总参谋部,并且建议朱庆澜担任总参谋长,大家因为如何?”
    “我说大帅,我举双手赞成,朱庆澜懂军事,有谋略,而且资历威望出众,让他担任奉军的参谋长,再合适不过了!”
    吴俊升甩着大舌头,不断的给朱庆澜戴高帽,核心的意思就是一个,要把这位送走,他好正儿八经的接任黑龙江督军。而孙烈臣也没有多说什么,新的参谋长和他的利害关系不大,索性就不说什么了。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通过了,邻葛你就委屈一下,这朱庆澜做帮手,担任奉军的副参谋长,以后日常军务都要交给参谋部处理,正副参谋长都参与所有重要的决策,和各省督军师长一同发表看法,制定方略!”
    老张一句话,算是很笼统的把参谋本部的使命说了出来,不过吴俊升和孙烈臣都是十足精明的人物,他们一听这话,隐隐的就猜到了这个总参谋部权力惊人,是个炙手可热的衙门。只是他们已经同意成立了,也就没法反对了,这项关乎奉军根本的制度安排,就这样波澜不惊的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