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 > 穿越小说 > 大宋武皇 > 第一百二十章 货币战争
    当希望管控的一方将自己的理由提出来的时候,他们觉得,这样对于国家有着巨大危害的东西即便不能够取缔也应该纳入朝廷的掌控。
    所以他们很自豪,在他们的想象之中,当他们将理由说出来的时候,反对派只要还是忠于朝廷,就应该立刻放弃自己的意见,加入他们的队伍。
    但是他们想的太简单了,反对派之所以反对固然是有自己的既得利益在里面,因为官员们的金币来源是因为实物的俸禄。所以这些得到金币实际上要比用铜钱兑换要便宜,甚至于比基准兑换比一元比一贯还要便宜一些。
    所以在钱庄兑换金币的时候有些官员其实也在悄悄的兑换金币,他们比钱庄的一比一千零五十要稍微便宜一些,大概是一比一千零肆拾左右。但是即便是这样,同样也是很赚了。
    可是这些反对者也不单纯是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同样有着伟光正的理由,那就是朝廷如何才能通过付出最小代价,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对于此事,肯定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形式去对待,首先这与宋室一贯以来的怀柔形象不符,也容易遭致外界文人的批评。
    虽然文人同样也看不起商人,但是文人没有少依靠商人,不是每个文人都能够一举中的翻身成为地主统治阶级的。
    更多的人虽然有些才能,但是却无实力考中科举,但是这些人同样是要吃饭的,可是在这些人里又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依靠家中供养就过活的。
    所以他们中间很多人都需要依靠商人,靠着给商铺提个匾,写个赋等等活动赚取润笔费,亦或者实在撂倒,进入商行成为账房,或者给这些商家大户做西席也都是有的。
    这样就造成了,文人看不起商人,但是离不开也不想轻易的得罪商人,甚至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站出来为商人呐喊两句也都是有可能的。
    这也造成了朝廷如果想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此事是肯定不行的,再说这件事还牵扯到了商会,如今的朝廷大部分的税收收入都来自于以商会旗下的会员们,而这些会员也秉承着商会的宗旨,那就是劲量不隐匿自己的财产,做到不偷税漏税。
    这几年朝廷收入的增加,不得不说有着商会极大的贡献。所以朝廷也不会轻易的去动这商会。
    既然简单粗暴被否定了,那么朝廷还能怎么做呢?通过律法?这倒是可以,但是反对派也说了,如何通过律法限制这些东西?
    不准使用金币和铜票?如果是这些东西出现的初期,这样做也许还能够快速有效的遏制钱庄的发展,可是如今人家已经有一定规模了,你在这样做的话。
    只能导致朝廷还是被钱庄所把控,因为如果这样规定的话,势必会掀起一波反兑换的狂潮。
    但是到那个时候掌握着大量的合法的铜钱的钱庄就会变成彻底的大爷,因为如果钱庄不兑换铜钱了的话,金币还好,大不了融了打成首饰再去当铺当了。但是这样也会损失很多。
    如果是铜票的话,一旦钱庄不认,那就是废纸一张。或者这个时候钱庄这样做,认还是认,但是不是满额兑换。
    这样一来百姓的损人该谁人承担?他们自己?这恐怕又会引起一次民变。钱庄自身?恐怕人家完全可以将责任推到朝廷身上。所以朝廷必将成为背锅的人选。
    朝廷如果背锅,必然要对民众做出些什么,恐怕那个时候朝廷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小。
    所以这样一来,通过律法禁止也行不通了。
    最后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朝廷出面用大量的铜钱去收购所有的铜票和金币,这样做对百姓的刺激可能是最小的,因为虽然没有了方便的铜票和保值的金币,不过至少目前为止百姓并未有什么损失。
    到时候在通过这些铜票去钱庄里兑换铜钱就完了。
    但是这么做会有两个风险,一是朝廷必然要付出大量的府库收入,而且中间有可能会产生一些亏本。
    还有就是拿到铜票也有着可能无法钱庄中兑换到铜钱的风险。
    更何况以如今市面上流通的金币和铜票的总量来看,朝廷根本不可能短时间拿出如此庞大数量的铜钱,如果新铸造的话,有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所以当反对派抛出他们的观点理由的时候,管控派自己都有些动摇了,因为反对派其实说的也很有道理,那就是如何尽量平稳的解决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这下放在真宗赵恒面前的就是一个巨大而艰难的选择了,是付出巨大的代价去解决这件事情呢,还是放任发展,但是有可能会有更大的危害产生。
    不过与此同时,钱庄那边同样也在讨论着接下来该怎么做。
    因为钱庄这边虽然赵惟吉不在,但是整个剧本还是按照赵惟吉当初所布置的那样在按部就班的进行。
    这几年虽然赵惟吉人不在中原,但是鸽子的发展却一直没有停滞,这个时候鸽子的势力甚至已经深入到皇宫之中了,虽然还打不到可以左右政局,但是获得朝堂上的第一手消息却还是能够做到的。
    所以当真宗赵恒在朝会上提出钱庄的事情,让朝中大臣们商量的时候,得到消息的钱庄的主要掌柜们也开始开会了。
    主持会议的自然是如今中原整个钱庄的实际控制人冯云了,身为在新华城中商科毕业的最大人才,回到中原开钱庄这种事情自然得交给他来做了。
    不过即便是商科毕业,但是原来清华书院的商科还是没办法教授如后世商科那样深奥的金融经济知识,更多的是这个时代成功的商人教这些孩子如何做生意。
    所以对于这种设计货币的问题,冯云还是有些棘手。不过赵惟吉早就想到这一点了,所以他在冯云回到中原的时候,给了他几个信封,要他分别在遇到与信封上所写相似境况的时候拆开相应的信封。有点类似于诸葛亮的精囊妙计。
    第一次是在刚起步的时候,赵惟吉给出的建议是从官员下手,于是就有了金币换购实物俸禄的这一举动了。
    如今这个时候,正好与赵惟吉第二个信封上所写一旦朝廷注意钱庄该怎么办,这个境况完全一样。
    所以冯云拆了第二个信封。
    这信封里同样装着一封信,信件的开头是四个大字贿赂朝廷。
    这四个字的底下则写着朝廷之所以会关注钱庄,关注钱庄的哪个方面,还有如何贿赂朝廷的具体步骤。
    在赵惟吉的信中,他主要分析了朝廷之所以突然开始重视起了钱庄是因为如今估计中原的这几大城市里已经开始出现铜钱慌了。
    这种铜钱慌的出现使得朝廷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恐慌。不过赵惟吉在信中也写到了,即使是这样朝廷也暂时拿不出办法来对付他们。
    不过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因为如果把朝廷逼急了的话,难保他们不会做出一些事情来,所以如今最后的办法就是行贿朝廷。
    既然要行贿朝廷,那就必须知道朝廷如今缺什么?
    如今朝廷却什么?一是缺乏对于未知事物的了解,他们不知道钱庄已经金币铜票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还有就是缺钱,赵光义虽然留下了一个富强的国家,但是却没有留下一个富裕的国库,虽然这几年朝廷得到了原来赵惟吉旗下的产业的绝大多数收入,但是朝廷依然不富裕。
    这是因为连年的征战,还有不断扩大的军队,官员规模,以及为了养廉从而不断增长的俸禄开支。
    大宋的制度就奠定了大宋朝廷必然积贫积弱,无论是怎样出色的皇帝,只要大宋的基本制度不发生改变,他就改变不了国库长期缺钱的窘境。
    所以赵惟吉便准备利用这两点去忽悠一下朝廷。
    首先是朝廷既然想要掌控钱庄的铜票和金币那就让它去掌控,只不过这种掌控只是表面上的而已。
    赵惟吉准备让冯云上疏朝廷,将钱庄的一切账务明细都给朝廷监督,再让铜票和金币在名义上变成朝廷的东西。
    虽然名义上这些成为了朝廷的东西,但是如何印制防伪铜票的技术却不会给朝廷,至于金币的铸造技术,就算给了朝廷,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金子。
    所以朝廷虽然在名义上掌控了钱庄,但是实际什么都捞不着。
    别看这只是名义上的给予朝廷,但是朝廷一定会答应,因为与其呈现现在这种状态,还不如在名义上将这些纳入朝廷掌控之下,有了名义害怕后续的发展吗?朝廷一定会这么想的。出师有名这是华夏的传统。
    另一方面关于钱的问题,钱庄会专门为朝廷提供一笔周转的资金,一旦朝廷急需钱的时候,钱庄无条件马上提供这笔钱给朝廷,而且不要任何的利息。只要朝廷能够在之后慢慢还清就是。
    在赵惟吉的描述中,朝廷不太可能拒绝这笔钱的存在,毕竟天知道会不会有真的要用到这笔钱的时候。
    看了赵惟吉给出的方案以后,冯云便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第二波算计赵恒的行动便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