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科技洪流 > 第105章 香港四大院线
    既然决定将海外院线总部放到香港,那么就必须在香港有一条院线,不然有点名不副实。
    于是赵一找来了香港四大院线的资料。香港四大院线分别是属于邵氏公司的邵氏院线、属于嘉禾公司的嘉禾院线、属于雷觉坤家族的金公主院线以及中资背景的联华院线。
    70年代独立制片流行,但电影的成败关键仍然是在于发行和门市两个环节上。在80年代初期,大多数独立制片班底相继被大公司与院线“招降”收用,院线公司的重要性日渐明显。
    以院线为基础的产销秩序亦慢慢被巩固起来,经营院线的公司成为了电影制片班底,为电影制作提供稳定的资金。
    80年代初,香港邵氏院线旗下约有16家戏院,上映档期主要由自己制作的影片填补,邵氏曾多年称霸,是华语片的老大哥,从制片、发行、宣传及组成院线,都是一手包办,票房曾十分显赫。
    虽然邵氏的地位收到嘉禾、金公主的挑战,但是因为本身工厂式的制度,片源充足,不需外求,仍然能维持平稳地位。
    根据赵一前世记忆,邵逸夫的经营重心要到1985年之后才开始转向电视广播业,之后将邵氏院线租给了潘迪生经营的德宝院线。
    从中可以分析出来,目前的邵氏院线已经自成内部循环,而邵逸夫还没有打算转移重心,这个院线大概率是不可能卖个自己的,因为如果少了院线这个环节,其他环节就有可能出问题,这不是一个英明的商人能够做得出来的。
    嘉禾院线是在70年代冒起来的,是由邹文怀、何冠昌和梁风共同创建而成的嘉禾公司所有,有意思的是,这三个创始人都是从邵氏公司出走的。
    传言是因为邵逸夫的红颜知己方逸华在邵氏公司日渐重用,作为高层的邹文怀心有芥蒂,于是就出走邵氏公司自己创办了嘉禾公司,和老东家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言归正传,嘉禾院线在20世纪80年代初拥有19家戏院。嘉禾公司的电影制片产量不及邵氏,但是发行业务却十分活跃,平均每年也发行十多部电影,有剩余的档期则上映独立制作公司的电影,嘉禾院线可以说是独立制作电影的上映窗户。
    当然风险是由制片人承担,自与李小龙合作后,嘉禾实行包底分账,给演员一笔基本的片酬之后,再分红,这个制度也用于成龙旗下的威禾公司。
    这个制度只适用于嘉禾公司承认的制片公司,当时李小龙的电影是嘉禾站稳脚跟的基石,自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莫名死在情人丁佩的家里后,成龙的制片公司就成了嘉禾的另一个臂膀。
    从上可以看出,嘉禾公司作为从邵氏出走的高层创办的公司,其创始人肯定是性格坚毅之辈,而且目前正处于事业黄金期,走正常途径不太可以被赵一收购。
    事实上嘉禾在香港算是一个长寿公司了,很多同时期的公司后来都烟消云散,其中不乏一些突起风云的电影公司。
    金公主院线是由九龙巴士董事雷觉坤及其家族创办的金公主娱乐有限公司负责经营,它的前身是丽声院线,拥有多家位于旺区的一流戏院,声势不亚于邵氏和嘉禾。丽声院线成立之初,只有丽声、乐声(华语院线)、凯声、华声(西片院线),而丽声戏院早前更是外租给嘉禾经营。
    雷氏家族以地产和运输为主业,经营戏院只属于副业。
    步入80年代初,西片院线不景气,丽声院线是片华语片,雷觉坤便把旗下的金门及民乐等4间戏院联合起来,再租用或以合约形式连结起十多间戏院,在1980年初成立了一条专门上映华语片的金公主院线。
    在1980年9月由麦嘉、黄百鸣和石天创办的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就是由雷觉坤支持成立的,隶属于金公主娱乐有限公司。本来只是一个单纯的院线系统,结果还是涉足了影片制作。
    新艺城市香港电影的一个传奇,从1980年到1990年,整整火了十年,鼎盛时期曾逼得势如水火的老牌寡头邵氏和嘉禾联手对抗新艺城。
    比如1982年嘉禾的《奇门遁甲》和《八彩林亚珍》就破例同时安排在嘉禾与邵氏两大院线公映,可惜票房仍不及新艺城的《最佳拍档》和《难兄难弟》,并且吴宇森亦因执导的《八彩林亚珍》票房惨败,而被嘉禾一怒之下与他解约。
    80年代后期,新艺城三巨头各自为战,麦嘉重用林岭东,拍起“风云”系列,暴力写实片的大卖让麦嘉眉开眼笑。黄百鸣搞起家庭贺岁喜剧,也是大受欢迎。
    惟有石天,自己搞了个创作小组,拍起《八宝奇兵》等片皆遭惨败,于是萌生退意,至90年代初期,“新艺城”终于解体。
    现在金公主院线有了这么一个如日中天的制片公司在,本来最有可能收购的金公主院线变得不好意测了。
    他们也会担心如果卖掉了院线,就会使得本来就和其他两家制片公司关系紧张的新艺城会不会从此一蹶不振,这个可是真钱袋子。
    最后一个院线是联华院线,是以南洋、南华、银都、国宾、华都等戏院为骨干组成的院线,属于中资系统,多上映由内地制作的电影。
    这个是国字号的院线,而且承担着其他的使命,应该不是赵一能够染指的。
    了解了香港四大院线的资料,赵一认为其中任何一条都不好收购,当然如果开的价格很高,远远高于他们的预期,相信还是有人会卖掉的,但是就为了这么十几间戏院出太高的价格,他认为不是很值得。
    这些戏院都是老式的胶片放映厅,而且往往是单厅,也就是巨大的一个戏院就一个放映厅,不仅设施陈旧,还不利于遇到失败的影片能够将损失减少最低。
    这样的院线收购回来,他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升级改造,将戏院改造成多厅放映模式,也不能用胶片幕布放映系统。
    将改成有北极星公司研发的数字放映系统,而且还是imax-3d屏幕,只有这样屏幕才能够完全发挥出特效大片的优势。
    两项相加,貌似投入的资金很大,赵一在考虑值不值的。如果不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收购现有院线,还不如自己亲自建设一条院线。
    打定主意的赵一让贸易公司的人协助林和霞,和这些院线接触一下,试探下他们的真实反应。
    结果果然不容乐观,其他三家甚至都没有报价,只是客客气气的将他们送出了门,意思就是别打这个主意了。
    而金公主院线的雷觉坤,则是给他开出了一个天价,直接将院线的实际价值翻了一倍,还提出了一系列过分地要求,什么必须无条件放映新艺城的电影等。
    这样的条件如果答应了,那自己就是个棒槌。
    无奈的赵一就只能让贸易公司配合林和霞在香港自建院线。
    今后的时光院线公司将交由林和霞统一管理,除此之外就是让贸易公司的人员去世界各地收购或者自建影院,形成一个全球发行渠道。
    之所以要让贸易公司参与收购,是因为之前贸易公司在收购零售渠道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收购经验,还有就是贸易公司在全球都有自己的办事处,处理起这件事情会很方便。
    现在是三月底,马上就4月了,智能影视特效制作系统的开发在8月份就差不多完成,这期间等青柠娱乐公司的人员招聘到位后,就开始制作第一部特效电影《盘古传》。
    预计今年底就会完成原画拍摄任务,然后就是后期制作了,包括影片剪辑和特效制作两部分,预计整个流程完成估计要到明年2月份,到时候电影拍摄和特效制作都会完成。
    到时候就需要这些院线了,所以时间非常紧张。
    考虑到盘古属于中国神话人物,在中华文化圈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西方国家知名度不高,所以就让贸易公司优先收购或自建rb、韩国、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院线,如有余力再在西方国家建立院线。
    这些院线不仅仅要在电影要上映的时候建立完成,还要将他们都改造完成,这个工作量不可谓不重。
    各位看官点个收藏和推荐吧~~~